新聞速報

        

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

馬爾薩斯陷阱的概念與證據

馬爾薩斯陷阱的概念與證據
 
 
馬爾薩斯(Thomas Malthus,1766-1834)在《人口論》(1798)內最有名的論點,是「食物增加的速度呈算術級數」(2, 4, 6, 8, 10),「人口增加的速度呈幾何級數」(2, 4, 8, 16, 32)。如果人口的成長率,高於糧食的成長率,就可稱之為馬爾薩斯陷阱。我們時常聽到非洲飢饉的事情,但台灣與中國大城市的餐廳,每天不知浪費幾千公噸的蛋白質(廚餘)。
 
     第一個想瞭解的問題是:人類是在什麼時候,第一次逃脫這個陷阱?英國是最早工業化的國家,最早逃脫陷阱。第二個問題是:其他先進國家,是在哪個時點逃脫的?第三個問題是:還有哪些地區尚未逃離。要回答這些問題,須先說明兩件事:(1)馬爾薩斯陷阱的概念;(2)要用哪些指標或數字,當作客觀衡量的標準。
 
     先介紹一項前導性的觀念:工資鐵率(Iron Law of Wages)。這個概念是古典經濟學派理嘉圖(David Ricardo,1772-1823)提出的。以沒有特殊技能的工人為例,如果他的實質薪資增加了,在沒有避孕的狀況下,就會生出更多小孩。這些孩子的消費能力,很快就超過他的負擔。經濟能力較弱或較不幸的家庭,有些孩子就無法養活。這個工人的生活,雖然會因為所得的增加而短期改善,但在出生率無法控制的情況下,他很快就會被孩子吃垮。接下來他只能養活自己、配偶和幾個小孩。
 
如果以幾十年或上百年為觀察單位,就可以發現工人的實質收入,長期而言剛好可以養活一家幾口,不會有剩餘。這種不會變富也不會餓死,只能求溫飽(subsistence level)的所得,稱為工資鐵率,一般人無法逃脫這個鐵率。這個概念在《人口論》之前就已存在,後來把這個概念學術化,稱之為馬爾薩斯陷阱。
 
     以英國為例,現代的長時期統計資料顯示,從西元前到1800年之間,雖然實質工資有過多次起伏,但都沒有超越過鐵率(勉強溫飽)的天花板。現在把1800年界定為產業革命的起點,是因為從1800之後,英國的實質工資,就以接近80度角的趨勢上升:所得的成長率,遠遠超過人口的成長率,人類終於衝破工資鐵率,逃脫馬爾薩斯陷阱。
 
這是1800年代前後西歐工業國家的情況,王公貴族與工商業界的生活富裕化,農民、販夫走卒、無技術工人的生活,更是大有改善。美國在19世紀時,也急速加入這個行列。但也有不幸的國家,如中國、印度、非洲,一方面工業未能起飛,二方面人口成長率明顯增高,在19-20世紀之間,仍深陷在工資鐵率內。今日世界上仍有相當比例的人口,生活在這個鐵率、陷阱、黑洞內。
 
     有一件很難馬上接受的事實:雖然在1700-1800年間,已有蒸汽機和高度文明,但對18-19世紀的大多數人口而言,從「溫飽」的程度來看,恐怕不會比中世紀或新石器時代好太多。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:雖然今日有飛機、有電腦、能登陸火星,但對仍在陷阱內的非洲人來說,他們的溫飽程度,還比不上1800年代的英國工人。1800年之後的產業革命,雖然減少了先進諸國「社會內」的生活差距(工人與中產階級的差別縮小),但卻擴大了「國際間」(如英國和非洲)的生活差距。
 
     接下來要回答三個問題:(1)為什麼人類要到1800年,才能脫離馬爾薩斯陷阱?(2)為什麼在1800年時,英國這個島國率先脫離陷阱?(3)為什麼各國之間的經濟成就,在1800年之後會擴大(嚴重化)?
 
    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。脫離陷阱的關鍵因素,需要科技的突破。1800年之前,雖然瓦特已經改良蒸汽機,牛頓已發明微積分、能證明萬有引力,但整體而言,1800年之前科技的平均進步速度太慢,每年約只有0.05%,大約是今日的1/13。這種速度不足以累積出逃脫陷阱的強大吸力。
 
    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較可爭辯。並不是因為英國有豐富的煤礦、在世界各地有殖民地、有宗教改革、有啟蒙運動。主因可能是;(1)政治與經濟制度方面的穩定:英國孤立在北海,較不受歐陸各國之間的爭戰影響,在1200-1800之間,社會相對地穩定。(2)人口壓力方面:在1300-1760年間,人口的成長相對緩慢,對糧食與自然資源的需求較少。(3)另一項社會性的因素,是富有階層在經濟上相當成功,在生育率上也較具優勢。
 
     第三個問題的答案較明顯。產業革命後,各國的所得差距愈拉愈開,形成強國∕弱國、殖民者∕殖民地、核心國∕邊陲國的對比,至今不變。以2002年的情況來對照:體力工作者的時薪,在美國是9美元,而印度只有0.38美元。這類的例子不勝枚舉。強國掠奪弱國資源(石油、礦產)的事當然不是新聞,強國的工業在弱國排放污染,以鄰為壑更是常態,美其名曰「全球化」。
 
人口增加的速度,快過糧食的成長速度時,每人的平均糧食就會減少,這是1800之前的狀況。1800之後,在英國和西歐工業國家,狀況就顛倒過來了。這些事情可用每人平均糧食攝取量的變化來顯示,以下對比工業國家與落後國家的實況,有歷史資料也有現今實況。
 
英國的體力工人在1800之前,所得的75%用在飲食上,25%用在衣物與居住方面。以飲食來說,這75%內有44%是穀類與澱粉,10%是奶類,9%是肉類,8%是飲料(酒或其他),3%是糖與蜂蜜,1%是鹽與楜椒。
 
接下來,對比1800年英國工人的薪資購買力,以及2001年非洲馬拉威的狀況。英國工人在1800年每日的薪資,可以買到3.2公斤的麵粉,而2001年馬拉威的工人日薪,只能買到2.1公斤。同樣的比較:英國工人能買到20.4公斤的馬鈴薯,馬拉威工人只能買到4.2公斤。牛肉是1.4公斤對比0.6公斤。整體而言,1800年英國工人日薪的食物購買力如果等於1,2001年馬拉威工人的日薪食物購買力只有0.4。也就是說:在200年之後還相差2.5倍。這也是有無產業革命的差別。
 
若以1800年英國的平均每人所得為100,2000年時全世界有7億人口的所得,比1800年時的英國還差。馬拉威甚至只有33%,辛巴威約107%,印度110%,玻立維亞120%,中國157%。這是200年間有無產業革命的差距。
 
下個問題是:這表示愈古代的人愈窮困嗎?當然不是。若以小麥的購買力來表示,英國工人的日薪在1780-1800年間,約可買到13磅,但在西元前1800-1600年的巴比倫,工人的日薪可以買到15磅小麥。雅典在西元前408年可以買到30磅,在西元前328年可以買到24磅。這表示:尚未脫離馬爾薩斯陷阱時,在經濟最好的英國,生活水準未必好過古代的巴比倫。
 
現在把各國的狀況,都拉回到1800年前後,來對比工人每日薪資的小麥購買力。最高的是阿姆斯特丹(21磅),土耳其的伊斯坦堡(18磅),倫敦(16磅),英國(平均13磅),巴黎(10磅),長江三角洲(6.6磅),韓國(6磅),京都最低,只有4.5磅。換言之,阿姆斯特丹是京都的4.6倍,英國是京都的2.8倍。
 
最後來對比英國(1789-96)與日本(1750)的農民食物內容。英國農民的食物中,有60.6%是榖類與豆類,日本高達95.4%。糖類在英國有4.7%,日本是「零」(所以1895年之後在台灣大量興建糖廠)。肉類與脂肪在英國的糧食中占28.4%,日本只有4.6%。
 
我父母在青少年時期,由於戰爭的因素,至今仍相當珍惜食物。不要忘了人類在2百年前,才首次脫離馬爾薩斯陷阱,也不要忘了今日仍有7億以上的人口,糧食攝取還比不上1800年代的英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